读论文:或然历史小说相关
题目:论或然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念与叙事特征(李锋)
定义
- 或然历史:从未真实发生过,因此也就不能声称有任何历史真实性,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或许会显现的历史(counterfactual history/virtual history)
- 史学领域:研究方法,对一些已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存在暂时予以否定
- 文学领域:主要是小说,背景世界从“既定的世界”中分叉而来
- 史书中的历史路径和事件
- 作者构建出来的历史世界(想象)
- 称为“架空历史小说”
- 具有作者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考量
主题嬗变
- 李维《罗马史》:亚历山大大帝挥师西进而非东扩会怎样?(构建了英美文学的传统)
- 短篇:霍桑 1845 《P的来信》
- 长篇:霍尔福德 1895 《最优乌托邦》
- H.G.Wells 《神一般的人》 第一部以时空穿梭为线索的或然历史小说
- 1931 或然历史文集 《假如当初是另样发生的》 多篇文章有作者自行编造的“一手素材”,借以营造真实感,迫使读者加入其中推断历史的走向,参与意义的创造,突出了意义的被建构性,有一定的后现代思想
- 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 强调历史的人为建构性与不可靠性
- 二战时期:政治宣传为主,大多描述纳粹大举入侵英美的场景,以警示国民,激发斗志。(《铁梦》)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后现代科幻小说家重拾三十年代的传统,譬如《高堡奇人》《五号屠场》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心“文学如何再现甚至塑造历史”的问题
- 思考历史叙事的物质真实性
- 突出历史书写的人为建构性
- 20世纪90年代至今,探索新的科学发现如何增加本体的不确定性的问题
- 1995 “斜向或然历史作品奖”
合理性: 或然历史小说并非凭空杜撰,背后隐藏着某种“政治无意识”
对或然历史小说的定义 by席尔瓦(斜向或然历史作品奖创始人)
- 有一个历史分叉点(交汇点,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可能是诸多分力构成的合力),且该点必须发生在作者写作的历史时间点之前
- 分叉点之后的历史偏离了已知世界的发展轨迹
- 对偏离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审视和思考
或然历史小说中的个人
- 没有个体本质,环境因素的合力产物
- 然而人又有改变历史的伟大力量
或然历史小说中的道德
- 道德失去了优势,表现“本体论上的绝对”而非“道德上的绝对”
或然历史小说的特征
- “集体历史” “个人历史”
- “客观历史” “主观历史”
原因
- 个体在现代世界中面对种种官僚结构与公司垄断深感异化与无力,但时空穿梭恰恰表明每个人对历史的塑造都很重要
- 意识形态愿望/政治幻想:执着地否定现存的一切
西方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与颠覆
- 奥威尔:历史记录者的视角局限/现象世界的不可靠影响了历史的准确性
- 福柯:权力不仅产生知识,也产生着现实,甚至没有一个单一而正确的现实,仅仅是人可以直接体验到的版本而已
- 后结构主义历史观/新历史主义观
- 历史的复数化:任何文本无法指涉外部事实,只能指涉其他的文本;历史本身也是文本,讲述过去的故事,利用别的文本作为互文;“统一和谐的文化”不过是强加到历史头上的神话,只用来维护统治者自己的利益。从而,单一的历史被拆解成了不同的历史,为“或然历史”赋予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 历史与文学的联系:历史具有文本性,作为文本的历史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叙事属性。
- 70-80年代,史学界的历史修正主义做法,以及史学之外的某些思潮使得很多艺术形式进入再造历史的行列。人们认为这些艺术形式都是潜在的颠覆力量,可以挑战权威的合法性。
- 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
- 反对历史唯物主义观
- 揭示隐藏在传统历史版本中的内容,挖掘“不曾实现的过去之未来”,为历史中的边缘个体发声,是激进的话语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一样挑战统治阶级的威权。
或然历史小说的后现代性
- 互文性:互文来自不同历史版本之间的参照和对比;两种历史之间的差异和变化构成了一种陌生化效应,提醒读者不要陷入现实主义的迷梦,从而引发社会批判
- 自我暴露叙述行为,类似元小说(元小说声明自己是小说的对象,使得叙述行为直接成为叙述内容),而或然历史小说同元小说这种自指性的、戏仿的写作方式有诸多相似之处——或然历史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元历史”
- 差异:传统历史小说:赋予虚构的世界以真实性;历史元小说:很少如此;或然历史小说:在自我暴露编史行为和叙事过程的同时,不完全排斥历史资料和细节的真实性。
- 空间属性:“平行世界故事”使得多个物理世界共存,小说的叙事结构在原有的时间性基础上具有了明显的空间性。
结语
- 基于想象的或然历史小说,大多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困境所作的历史文化反映
- 对未来的担忧:从或然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会彻底抹去一个未来,“对未来的焦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