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国的GDP总量哪年能超过美国,而是探讨我国是否具备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还能继续齐头并进吗?还有几亿的农民能继续城市(镇)化吗?贫富差距能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吗?在现有的基础上,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政策是什么?……有经济史学家在研究美国崛起的过程时曾言:“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前言
- 在我国,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
- 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
微观机制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 权力和资源在政府体系中的分布规则
- 纵向
- 横向
政府治理的特点
- 管理体系:中央-省-市-县区-乡镇
- 体质特点
- 中央-地方:“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 党-政府:无需区别,经济上组织、人员高度重叠
- 条块分割,多重领导
- 原因:中央的政治架构,省市县三级完全复制(“四套班子”)
- 垂直关系:地方-中央
- 横向关系:以行政区划为界
- 县教育局既受市教育局领导,又服从县委县政府
- 上级领导与协调
- 跨部门/跨地区事务常常向上集中
- 制度设计:避免把过多决策推给上级,在达成共识的最低层级解决问题
- 设置“分管领导”“领导小组”
- 官僚体系(从古到今,三大特点,央地关系平衡的体现)
- 官员学习和贯彻统一的意识形态
- 由上级任免
- 需要在多地轮换任职
事权划分三大原则
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别与冲突:不同(区域)的人对公共服务的看法;掌握不同信息的人;上下级的目标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 外部性: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主体有影响。可以从外部性的角度理解地方经济。
什么决定了地方资源/政策的影响范围?
- 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边界:公共物品用的人越多越划算,但人多了质量会下降,所以公共服务具有边界(《联邦党人文集》讨论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 人口密度、地理与文化差异
- “撤县建区”与“xxx一体化”
- “随山川形变”vs“犬牙交错”
- 文化的聚合、文化区域被行政区划割裂 例子:行政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利用以上几个因素分析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革命时期的“xxx边区”、道路网络中的“边界效应”(省界地区路网密度较低)、环境污染、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
针对上述现象的解决方案
- 跨区域的共同上级
- 区域性整合(扩张县/撤县设区)
复杂信息
行之有效的管理要求掌握关键信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决策优势。
- 信息与权力:
- 上级有最终决定权“形式权威”
- 下级却掌控了信息(专业优势/经验)“实际权威”
- 信息获取与隐瞒:
- 文件和会议:权力的载体,催生了复杂的文件会议制度
- 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事权内部依赖规章制度,即各类文件(参看2012国务院《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关键信息可能被利益相关方隐瞒
- 为获取信息,上级常常进行监督和审计,而监督机制本身也常常受到制约(“驻地效应”、水污染治理中的信息扭曲)
- 信息复杂多变,因此体制内的实际权力和责任都高度个人化(权力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形成了“一把手负责制”,规章制度无法完全取代个人信任。
激励相容
激励相容:参与事情的两方均有意愿/能力做好。政府要求上下级间,工作目标和官员利益之间激励相容。
- 上级政府想做的事情
- 具体,规则和流程相对明确,专业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部门,主要垂直管理,绩效由上级评价
- 工作性质较为专业,但与地方经济密不可分,需要本地配合
- 双重领导的部门面临激励 机制设计问题,市场改革之后,利益不仅扩大,而且多元化了,意识形态教化已经不是完善的激励机制,故应使决定工作内容/可以评价、奖惩工作业绩的上级为同一上级。
- 抽象宽泛,需要下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资源达成
- 解决方案:放权地方,地方负责,地方分享发展成果,效果和代价匹配。
- 明确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属地管理”
- 权力和资源的配置要制度化
- 用来自外部的竞争约束地方政府
招商引资
地方政府的权力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体现,涉及土地开发、金融支持、协助落地、补贴和税收政策、创造就业等,体现了“混合经济”体系。
财税与政府行为
事权与财力匹配是一个原则;事权与财权匹配则不一定。 从财税的视角理解地方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