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仅供参考复习使用,可能会出现错误,敬请谅解。
在复杂电路发生加入电阻的变动之类的时候,尝试用等效电压/电流法进行求解
基本概念
- 一致参考方向:
可以直接应用计算元件两端的电压。 利用一致参考方向可以计算元件的吸收功率。(计算发出功率,需要在前面加符号,或者换用非一致参考方向进行计算)
- 等效电源: 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等效于理想电流源与(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
- 理想电源的串并联:按照端口特性判断
- 电路中悬空的节点:相当于不形成通路。
- 解答唯一的情况:正电阻+独立电源;不含纯电压源回路和纯电流源割集。
- 电流源与电压源的转换(从正极流出!!!!!)
- 计算功率时,注意还原忽略掉的电阻(与电压源并联 & 与电流源串联)
分析方法
- 电流分流定律与电压分压定律。
- KVL注意:压降方向(看正负)
- 星三角变换
- 星()变三角():
- 三角()变星():
- (电容的星三角变换是反过来,电感的星三角变换跟电阻一样)
- 结点电压法(流入为正,流出为负)(有很多并联的:
- 齐次定理(可能会出现设之后求的情况)与叠加定理
- 理想电压源相当于一根导线;理想电流源相当于断路(在去除其电流/电压属性后)
- 等效的时候,删去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和电压源并联的电阻。
- 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电阻。等效除外,但是与电压源并联和与电流源串联的必须注意。
- 等效
- 戴维宁等效:开路电压/等效电阻
- 诺顿等效:短路电流/等效电阻
- 开路电压也可以这样测得
- 短路电流也可以这样测得
- 非线性元件
- 静态电阻
- 动态电阻
动态电路
- 元件
- 电感(线性非时变):,,
- 电容(线性非时变):,,,
- 串并联:电感同电阻,电容...大雾里有。
- 两电容串联,在一个逐渐趋于稳态的过程中,有:
- 换路定理的例外:电容两端加电压源,电阻两端加电流源的时候,会发生突变
- 响应(一阶RC电路)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 全响应:
- RL电路——换成,的值也改变。
- 其中,之中的是从电容/电感处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 三要素法: 时换路, 换路前后,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感上电流保持不变
- 都要算!除了约束条件之外,其他不要想当然!!!
正弦交流电路
- 向量表示中,是平均值 。
- 这个电路要看是串联还是并联,公式不能乱用,最好还是用向量图处理。
- 二端口性质:不仅要求开路电压,还要求等效电阻!!!
- 在正弦电路中:一定要乘以频率
- 感性电路,电压领先于电流;容性电路,电流领先于电压。
- 电路元件
- 电阻:
- 电抗(U超前):
- 电纳(I超前):
- 功率:
- 有功功率:(W)
- 无功功率:(Var)
- 复功率:
- 视在功率:(VA)(电气设备常常用视在功率表示其本身的容量)
- 功率因数提高:(记忆:想一下那个图)
- 谐振:
- RLC串联谐振
- 谐振条件:
- 谐振角频率:
- 品质因数:
- RLC并联谐振
- 品质因数:
- 当RL串联,与C并联时 只有才会发生谐振。
- RLC串联谐振
- 滤波器:
- 在特定频率的正弦波下,一些电路元件产生谐振,阻抗为
- 在特定频率的正弦波下,某电路元件上电压为,说明与之串联的电感/电容元件并联后产生谐振。
三相电路
- 三相电压
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线电压:两相线之间的电压。 线电流:电源引出导线上的电流;相电流:负载所在处的电流
- 负载星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 如果有中线相连,那么直接可以计算电阻; 如果无中线,但是所连的电路转化为星型电路之后,三条线上的阻抗相等,那么仍然可以直接计算电阻。 在以上两种情况之外,需要先使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出电压差,之后再计算电流。
- “线电压”,除以才是负载两端的电压
- “线电流”即是负载两端的电流。
-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
计算线电流的时候要考虑KCL。
- “线电压”即是负载两端的电压
- “线电流”要除以才是负载两端的电流
- 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 别管那些杂七杂八的b公式,直接代最基本的公式完事。
- 参考方向相反,也就是角度转180°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 直流空心线圈中置入铁心,增大,磁阻减小,增大,增大,不变。(因为只有铜损,没有铁损);达到磁饱和后,减小,磁阻增大。
- 基尔霍夫定律(环流定理):
- 磁路的欧姆定律:
- 交流铁心线圈感生电动势(电动机)的幅值:
- 交流铁心线圈的功率损耗: 铜损:
铜损/铁损和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空心线圈只有铜损没有铁损(相当于一个电感)
- 变压器:
(是二次侧等效到一次侧的阻抗)
- 变压器铭牌:
- 是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时二次绕组的空载电压,比满载运行的输出电压高
- 三相变压器额定容量(这里应该用的是线电流和线电压):
- 额定负载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 变压器的外特性和效率:
- 电压变化率: (是一次侧加额定电压、二次侧开路的时候,二次侧的输出电压)
- 变压器的效率:
交流电动机
- 旋转磁场的方向:正序-顺时针;负序-逆时针
- 旋转磁场的转速(与磁场的磁极对数,也就是三相绕组的安排有关):(50Hz时,磁场转速:1-3000;2-1500;3-1000;4-750;5-600;6-500)
- 异步电动机转差率:
- 电路分析:
- 频率关系:(是转子电路的频率)
- 感应电动势:;阻抗:
-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和机械特性:
(K是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额定转矩:
临界转差率:
最大转矩(转矩不能大于它):
过载系数(能力):
一般过载系数范围:1.8~2.2 起动转矩:
起动能力:
- 铭牌数据:功率与效率: 电功率:
功率:(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效率:
也即:在实际情况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 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有一根电源线断开,则电流大大增 大
模电
半导体器件
- 本征半导体:纯净,具有晶体结构,硅和锗,没有自由带电粒子,导电能力很弱。获得足够能量之后,会发生本征激发,载流子浓度随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 多子和少子:半导体材料中某种载流子占大多数,就是多子。
- N型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于是电子变多了。多子:电子;
- P型半导体:掺入三价元素,于是空穴变多了。多子:空穴;
- 注意:两种半导体在宏观上均不带电。
- 多子/少子与掺入杂质的关系:不掺入杂质时:元素中的电子和空穴数相等,且很少。掺入杂质后:杂质的性质导致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数发生变化。因此,实际上是掺入的杂质决定了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性质与数量。所以,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数量与掺杂浓度有关;少子的数量与温度有关。
- PN结:在同一片半导体上制造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N结中间由于载流子的移动,形成了一个耗尽层。于是,电子向P型半导体移动,空穴向N型半导体移动。P型半导体带负电,N型半导体带正电。产生的电场阻碍多子的扩散运动,所以一段时间后会达到动态平衡。
- 外加电场
- 正向偏置:正电极接P,负电极接N,促进了多子的扩散,耗尽层变窄,PN结处于导通状态。
- 反向偏置:正电极接N,负电极接P,抑制了多子的扩散,耗尽层变宽。少子偏移加强,只能形成少量反向电流。PN结处于截止状态。
- 伏安特性
- 正向:死区电压→导通(最大整流电流)
- 反向:反向工作峰值电压(击穿电压的一半或),反向峰值电流(),标示管子的导电性→反向击穿电压
- 分析:先断开再说。共阳极连接的二极管,阴极电位更低的导通;共阴极连接的二极管,阳极电位更高的导通。
- 稳压电极管:利用稳压管反向击穿,电流变化大,电压变化小的性质。
- 参数:
- 正常工作时管子两端的电压(反向击穿电压),稳定电流,最大稳定电流,动态电阻,越小稳压性能越好。
- 电压温度系数,环境变化1℃引起稳压值变化的百分数。
- 反偏,但两端电压不超过击穿电压时,在电路中的效果还是断路。
- 参数:
- 双极型晶体管
- 三个极:C集电极/B基极/E发射极
- NPN型和PNP型![[双极型晶体管]]
- 放大的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 电流关系:
- ,(静态直流放大系数,算静态工作点)
- (动态交流放大系数,算动态工作点)
- 输出特性
- 截止:小于死区电压(反偏),/均约等于
- 饱和: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不再受的控制,称为集电极饱和电流,集、射极电压约等于,相当于接通状态。
- 放大: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 参数
-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值下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二时。
- 集-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 ,
- 温度升高:下降,上升,
- 发光二极管
- 光电二极管:反向电压下有光时产生反向电流
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 电路
- 条件:必须设在放大区/静态工作点须保证整个波形均处于放大区
分析
直流通路
- 断掉所有电容
- 晶体管的基极电位应该在的以下
交流通路
- ban掉所有直流电源,下拉相关回路
- 之间等效为一个电阻;之间等效为一个受控源
- 若(负载电阻)为正无穷,则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重合。
- 放大倍数:找和的关系式,分别用这二者表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多级放大电路
- 阻容耦合:直流电路互不相通,单独计算
- 直接耦合: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零点漂移。
差分放大电路
- 设计关键:保证对称性
- 共模分量:,
-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分母上2的来源是,其实对应于两倍的差模分量)
- 共模抑制比:,越大,说明差分电路分辨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
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
- 输入电阻高,放大倍数高,输出电阻小,共模抑制比高
- 虚断:,故而
- 虚短:线性区时,,故而
比例运算
![[比例运算]]
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
电压比较器
![[电压比较器]]
- 可以连接一个稳压管来稳压
- 也可以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反馈
输入;净输入信号;输出;反馈信号。
- 反馈:
- 叠加:(注意这里的减号)
- 闭环放大倍数:
- 放大倍数下降
- 稳定性提高,称为深度负反馈
- 放大:
类型
- 采样信号:取自输出XX
- 电压:输出端接地,反馈消失
- 电流:输出端接地,反馈依然存在
- 信号比较形式(反串)
- 串联:以电压形式比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不在同一节点引入
- 并联:以电流形式比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在同一节点引入
- 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增加
- 并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减小
- 电压负反馈:输出电阻减小(输出电压稳定)
- 电流负反馈:输出电阻增大(输出电流稳定)
- 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数电
门电路
- 数制的转换: N进制→十进制:(小数,乘,是负数) 二进制→十六进制:每四位替一下 十进制→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二取余,从低到高;小数部分乘2取余,从高到低(也可以从倍数关系考虑)
- 逻辑运算 ![[一堆门]]
- 逻辑函数的基本单元:最小项个,逻辑相邻的最小项可以消去因子。
- 卡诺图(书写方式:两个最小项只有一个变量以原/反相别)
AB\CD | 00 | 01 | 11 | 10 |
---|---|---|---|---|
00 | ||||
01 | ||||
11 | ||||
10 | ||||
四个变量的卡诺图(如上) | ||||
规则:包含尽可能多的小方格/可以被重复圈/获得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式/至少包含一个新的小方格/约束项、无关项可以随意加入或者从函数式中删除。 | ||||
卡诺图不仅可以圈1,也可以圈0 |
- 传输延迟时间限制了工作频率。
组合逻辑器件
带圆圈:低电平有效;不带圆圈:高电平有效
半加器
![[半加器]]
全加器
理解:想一想哪几个部分组成了进位。 ![[全加器]]
编码器
- 编 码器与优先编码器:有限编码器有优先值,可以先编码优先级高的。
- 优先编码器(74F148)的引脚(全都是低电平有效):
- 输入使能端(EI):只有它是低电平才能产生有效输出;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全为高电平。
- 组选择(GS):若其为高电平,说明没有一个输入是有效的,是低电平,表示至少一个输入是有效的。
- 使能输出(EO):有效输入的时候,输出高电平。
- 16-4线优先编码器:
当右侧有有效输入的时候,EO为1,相当于左侧的编码器被塞了口球。
译码器
- 输出最小项
- 3-8译码器:使用的时候注意看,,的输入
- 显示译码器
,将原本应显示但不希望显示的熄灭。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
RS触发器
- 基本RS触发器
0 | 0 | 保持 | |
1 | 0 | 0 | 复位 |
0 | 1 | 1 | 置位 |
1 | 1 | 不定(0) | |
如果R,S是低电平有效,则全部反过来 |
特性方程:
约束条件:
![[基本RS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