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科目二:从入门到考过

笔者在学习驾驶技术的过程中,深感驾校对其行业的垄断操作以及驾驶知识的不透明,不对称传播,特意写下自己在练习科目二(C1)时的一些见解与心得,以飨后人。

理论:科目二考什么

大家一般认为,C1的科目二主要考察几个动作是否标准且完美:即倒车入库、侧方停车、S弯、半坡起步、直角转弯。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扣分点,80分以上才算合格。

掌握这几个动作并非难事。然而,在掌握这些动作之后,也常常出现不能考过的现象。这时,教练一般会以“不上心”之类的理由批评学员。在笔者看来,“不上心”这类理由并不能完全概括挂掉考试的原因。科目二实际考察的是驾驶员拿到一辆从未开过的车之后迅速建立人车关系,并且利用该关系完成驾驶的基础操作的过程。

何谓人车关系?人车关系有那么重要吗?

那么,既然提到了“人车关系”,就来讲一讲笔者自己在学习驾驶过程中生造出的这个词语吧。

在笔者学习驾驶技术之初,就感受到驾驶汽车与驾驶电动车、自行车之间的不同。驾驶电动车、自行车相比驾驶汽车,更具有“具身性”(也即,认知对身体的依赖性)。电动车和自行车的转向依赖车把的转动;停车依赖刹车“向后拉”的动作;且电动车、自行车本身的长度不长,在道路上与人占据的空间大致相同(都是非机动车道);在笔者看来,相比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构造与人类日常认知更为相似,因此也就更具有“具身性”。而汽车则不然。加速减速的过程变为踩踏踏板和变换档位的过程,无论加速还是刹车,要做的都是踩踏踏板,只不过是不同的踏板——这实际上与人类的日常认知并不相似。驾驶汽车的大部分操作都违逆了人类自身的认知(除了转方向盘),也无怪乎有的驾驶员在情急之时把油门当成刹车踩了——这种情况在电动车、自行车的驾驶中是鲜有发生的,笔者似乎也没有听说过把电动车的油门当刹车拧的事情。

当然,一味地批判驾驶汽车不具备“具身性”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也不是学习汽车驾驶技术的目的。“具身性”这个词语的提出,只是作为“人车关系”这个概念的前提而已。

“人车关系”,就是学习者在学习驾驶技术时,逐渐构建出的汽车驾驶的“具身性”。通过建立“人车关系”,学习者逐渐了解汽车占据的空间,也熟悉令汽车做出各种举动的操作。当学习者的驾驶技术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比如,像教练那样熟练的时候),学习者就可以将汽车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实现“具身性”,达到“指哪开哪”的境界。这样看来,构建“人车关系”就极为重要了。

“科目二”与“人车关系”

与考察道路驾驶技能的“科目三”不同,“科目二”主要考察学习者驾驶汽车的一系列精细化操作。在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等等动作中,学习者被要求将车置入比车身大不了多少的车库中,且不能出现失误。因此,“科目二”是否成功通过便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建立了合适的“人车关系”。毋宁说,“科目二”与其说考察的是这些动作是否做成,不如说考察的是学习者是否成功建立了合适的“人车关系”。

座椅与点位:“人车关系”的经验几何

在一般的驾校教学中,有关“科目二”的练习常常被简化为机械地练习几个必考的动作。其间间或包含着教练的叱骂、早起的困意、极热或极冷、烟味以及人情社会的林林总总。笔者在学习驾驶技术的时候常常疑心:学习驾驶技术的过程是否也是磨灭学习者驾驶热情的过程。掌握驾驶技术本身是一件神奇有趣的事情,它关涉到把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机械造物——“汽车”整合进我们个人认知的过程。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电脑手机之类的现代造物,但它们与自行车、电动车类似,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人类的“具身性”(如果你觉得没有,想想那些靠纸带输入输出或者使用命令行指令的计算机吧)。而汽车则是作为一种不考虑“具身性”的造物,粗糙地闯入我们平顺和谐的现代生活之中的。学习驾驶的过程本应包含对机械造物的驯化与妥协,引起学习者有关现代社会的深入思考,可惜,目前我国的驾驶技能培训并非如此。

闲话少叙。驾校的“科目二”教学主要是一种经验式的教学。教练往往会先教授操纵汽车的基本构件,如换挡器,制动器等等,之后会教授调节座椅的方式。接着,会教授各个动作的点位,并要求学习者按照点位重复练习。在这里,学习主要是“不求甚解”式的,经验式的,学习者被要求重复教练的步骤直至通过考试。在驾校,“人车关系”就是这样被建构的,通过调节座椅,学习者在不同车型上的位置被确定,根据这一确定的位置,教练教授固定的点位,位置和点位则确定一套固定的几何关系,正是这套几何关系保证了汽车准确完成那几个考察精确性的动作。在针对“科目二”考试这方面,这套几何关系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然而这套几何关系也包含了一些漏洞。譬如,这套几何关系并未包含某步做错之后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考场上常常出现“一步走错即挂科”的局面。即使是通过“科目二”考试的学习者,也很难具备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所建构的“人车关系”。他们只是在考场上记住了每个动作而已,而那些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即使某一步做错了,也可以顺利完成上述动作。内中的差别,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很遗憾的是,在写下本文的此刻,笔者也尚未习得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所建构的“人车关系”。显然,目前的驾校并不会教授这些。因此,本文的下半部分,将是对“科目二”几个动作得分点、扣分点的精确记述。通过背记这套动作,大抵可以通过“科目二”考试。不过,“人车关系”以及“具身化”的建构,大概只能靠各位看官的悟性与经验了。

实践:通过科目二

参考

本文的以下部分,参考笔者个人在驾校学习时获得的经验,以及一些链接。请读者批判性地阅读。相关链接列举如下:

  1. GAT 1028.3-2017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系统
  2. 【科二】史上最详细教程
  3. 安全带正确系,才安全!澎湃新闻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车准备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不合格-
不按考试员指令驾驶不合格-
启动发动机时档位未置于空档(俗称带档启动)不合格
发动机启动后不及时松开启动开关-10时间大于2s
操作不当造成发动机熄火-10-

考场的车的发动机一般都已经启动,因此可以避开一些扣分点。但是一旦遇到熄火的车子,就要注意上面的点了。

一般来说,在上车这一阶段需要避免的扣分点只有加粗的“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这一点。

需要做什么

  • 关门:上车后,拉住车门内侧把手关紧车门。

  • 调整座椅。调整座椅对于后续的考试极为重要,因为它是那一套“经验几何”的基础。调整座椅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调整座椅的上下。扳动座椅下方左侧的手柄,调节座椅至头顶距车顶一拳(一般是一竖拳,也就是大约四指)的距离。
    • 调节座椅的前后。扳动座椅下方前侧的手柄,调节座椅至脚踩下离合时,小腿和大腿呈120°角。
    • 调节靠背的前后。俯身向前,扳动座椅左侧靠背手柄,感受到靠背向前后,松开手柄后躺,听到“嗒”一声,证明靠背调整好了。

    相关图片:

    OIP-C.41DbjHgHhtGQiNR5Po_-qAHaEa (474×282) (bing.net)
  • 调节后视镜。有的考试车型的后视镜调节是电动的,有的是手动的。电动调节需要拨动左侧后视镜旁边的电动调节按钮(只有一个)。调节左侧时,将按钮拨向“L”,推动按钮调节角度。调节右侧时,按钮拨向“R”,推动按钮调节角度。手动调节按钮也在后视镜旁边(左右各一个),通过拨动调节杆调节角度。

    OIP-C.UMluVUMH1n2LMZrfhN1qrQAAAA (414×242) (bing.net)

    上图是自动调节按钮。

    调节后视镜时,要保证在位置上看到的车门把手在后视镜大约1/3的位置,两边都是

  • 观察仪表盘并且系好安全带,做好行车准备。观察仪表盘,如果转速为0,说明车没有启动,所以应该将档位挂为空档,离合踩到底,顺时针旋转钥匙,打火后迅速松手。同时系好安全带。

    附上系安全带的规范:安全带分为安全肩带与安全腰带,安全肩带应跨过肩部的中央位置,跨过胸腔,腰带应紧贴胯骨。

    做好行车准备:如果阳光比较刺眼,可以拉下遮阳板遮阳。

  • 启动:双脚分别踩下离合和刹车,右手放下手刹(如果无法按动手刹按钮,四指用力上提手刹,此时应该就能按下按钮了),挂一档,先松离合再松刹车,启动车辆。

倒车入库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不合格-
车身出线不合格-
倒库不入不合格-
在倒车前,未将两个前轮触地点均驶过控制线不合格-
项目完成时间超过210s不合格-
中途停车时间超过2s-5/次-

需要做什么

倒车入库场地示意图:

R-C.63d0d439fb5d1017b6d8fa2a2a073a22 (1057×799) (bing.net)

图中左侧和右侧的两根白线,就是扣分点中的“控制线”。

  • 进入场地时,库在右手边。将车的方向盘中心与左手边第二根白线(在笔者的考场,控制线为虚线)的左侧对齐。当肩膀与控制线平齐,停车,挂倒挡。
  • 挂倒挡时看左侧后视镜,当后视镜下沿距离白线两指左右宽的时候,向右打死方向盘,随即从右侧后视镜观察。当第二根库前侧白色虚线即将消失时,回打一圈,看到库角从后视镜内消失时,迅速打死。此时回头观察左侧后视镜,在后视镜内看到库的后角的时候,方向盘回正。当库前侧白线基本与左侧后视镜下沿平齐时,停车,挂一档。
  • 起步,当看到车头盖住前侧路边线时,向左打死方向盘。看到车身回正(感觉你自己正对着要转向的方向)后,方向盘回正。之后当肩膀与控制线平齐,停车,挂倒挡。之后的操作和点位基本同右库,但需要注意的是,左侧库由于角度与右库不同,不能按照死点位调节,而要考虑车身角度灵活掌控。

侧方停车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不合格-
车辆入库停止时,车身出线不合格-
行驶中车轮触轧车道边线-10-
行驶中车身触碰库位边线-10-
出库时不使用或错误使用转向灯-10-
中途停车时间超过2s-5/次-

需要做什么

侧方停车场地示意图:

  • 进入场地时,会看到前方有一个白色的箭头。行车时,将左腿和箭头对齐。
  • 当车的右侧窗框的后侧(大概是车身一半的位置)和桩杆对齐的时候,停车,挂倒挡。
  • 当看到车右侧后视镜的一半和桩杆对齐的时候,向右打死方向盘。
  • 当从左侧后视镜看到库内侧的后角(也就是图中右上角的库角)时,方向盘回正。
  • 当看到右后侧车轮压库外侧白线的时候,方向盘向左打死。
  • 当从右侧后视镜看到车后门把手与库后侧线对齐的时候,停车,同时左手打向左的方向灯,右手挂一档。(此时方向盘仍是向左打死的方向不变)
  • 当看到车左侧前盖上的白线(这可能跟我学习的特定车型有关)越过白线(注意不是箭头!不是箭头!)时,方向盘回正。当看到雨刷器的中心越过白线时,方向盘向右打一圈。车身回正后方向盘回正。

曲线行驶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车轮轧道路边缘线不合格-
中途停车时间超过2s不合格-

需要做什么

  • 进入曲线前,方向盘中心线对准箭头。
  • 当车左前方白线触及道路边缘线时,向左打一圈方向,根据触及情况修方向
  • 当车左前方白线触及道路左侧边缘线时,回正;当车雨刷器中心触及道路左侧边缘线时,向右打一圈方向,根据触及情况修方向
  • 当车前方白线消失时,等到后视镜中白线也消失,方可回正方向。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超出50cm不合格-
行驶中车轮轧道路边缘线不合格-
车辆停止后,车身距离路边缘线超出50cm不合格-
车辆停止后,起步时间超过30s不合格-
起步时车辆后溜距离大于30cm不合格-
不按考试员指令驾驶(停车后,拉紧驻车制动器时间未超过3s)不合格-
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不超过50cm-10-
停车后,未拉紧驻车制动器-10-
起步时车辆后溜距离10cm~30cm-10-

需要做什么

  • 上坡前,将车方向盘中心和桩杆线两侧虚线右手第二根的左侧边缘对齐。
  • 上坡后,当看到桩杆线上侧和左侧后视镜下侧距离两指左右的时候,停车,拉手刹,数数:01/02/03/04/05/06,放手刹
  • 缓慢抬离合,听到车身震动时,松刹车,如果车动了就ok,车不动,要继续特别缓慢地松离合,否则会熄火

直角转弯

相关扣分点

做法结果备注
车轮轧道路边缘线不合格-
转弯时不使用或错误使用转向灯,转弯后不关闭转向灯-10-
中途停车时间超过2s-5/次-

需要做什么

  • 转弯前,方向盘中心对着箭头中心。
  • 打左侧转向灯,等到箭头消失后,轻轻关掉左转向灯(或者向右动一下方向盘)
  • 看到黄色的路边线和肩膀平齐时,迅速打死。车身回正后,回正方向盘。